中华美育天人(ren)合一的宏(hong)大情怀里凝聚着自然美与人(ren)文美的默契通融,而中国现代美育体系的建构,有(you)赖于(yu)那(na)一群(qun)中国艺术现代性的探(tan)索者。而戴(dai)泽先生正是其中的主要实践者与传播者。
由湖南(nan)美术出版社、戴(dai)泽艺术基(ji)金联合主办,中央美术学院支持,美仑美术馆承办的展览“择日相见(jian)——戴(dai)泽和他的朋友们”将于(yu)11月19日在(zai)美仑美术馆开幕。展览由张鹏担(dan)任策展人(ren),将展出戴(dai)泽等(deng)艺术家(jia)的多幅画作(zuo),带(dai)领观众重新认识戴(dai)泽和他的朋友们在(zai)中国现代美育园地中拓土引浆的学术路径。
戴(dai)泽(1922-2023),四(si)川云阳(今重庆)人(ren),当代著名艺术家(jia)。1922年3月出生于(yu)日本京都本愿寺。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,师从徐悲鸿、傅(fu)抱石、陈之佛、谢稚柳、黄显之、秦宣(xuan)夫、吕斯百、李瑞年等(deng)先生。1946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(中央美院前身)校长徐悲鸿先生助教,讲师。1949年协助徐悲鸿等(deng)人(ren)建立中央美术学院,为中国美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(ren)才。戴(dai)泽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奠(dian)基(ji)人(ren)、中国第二代油(you)画家(jia)代表人(ren)物、中央美术学院奠(dian)基(ji)人(ren)之一。
回望戴(dai)泽先生一个世纪(ji)的艺术人(ren)生,他亲历(li)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变迁与演进,也见(jian)证了中华美育的生成与构建。创造美、培植美、研究美、传播美,是戴(dai)泽先生及与之过往的几代师友为之终生致力的煌煌伟业。正所谓“美育是生命与情感的教育”,戴(dai)泽先生常言“艺术要表达(da)真实,美就隐藏在(zai)真实之中”“相信你的眼睛,画你所看到(dao)的” ,他把最美的画落(luo)笔在(zai)时间之上(shang),在(zai)时间的真实里留下一幅幅时代现场的写真,在(zai)生命与自然间发觉美的动人(ren)。戴(dai)泽先生正袒(tan)露(lu)着充(chong)盈生命温度的真情,求索着润泽心灵的真与美,秉(bing)笔直书,将心魂紧依于(yu)艺术须以人(ren)为鹄的之本位。
文化和美的本质价值,皆在(zai)于(yu)创造与传承。本次展览汇集戴(dai)泽、高潮、谷嶙(lin)、马(ma)常利、张重庆、陈伟生、蔡亮(liang)、邵晶坤(kun)、靳尚谊、曹春生、卫祖荫、孙为民(min)、张恳、申胜秋、龙力游、坎勒的作(zuo)品,戴(dai)氏(shi)之下诸君,与其关系多在(zai)师友之间,有(you)亲炙(zhi)音旨者,有(you)遥受训诲者,多于(yu)20世纪(ji)五六十年代就读于(yu)中央美术学院,后(hou)又多执教于(yu)北京、杭州、西(xi)安、长沙等(deng)地,所涉领域包括油(you)画、彩墨、水彩、雕塑等(deng)。创艺以交,寻美为谊,故以“朋友们”概称之,一份盈盈暖意自在(zai)其间。
行(xing)吟长沙的屈原(yuan)在(zai)《离骚》中云:“余既滋(zi)兰之九畹兮,又树蕙之百亩(mu)。”回顾戴(dai)泽和他的朋友们在(zai)共(gong)培中国现代美术美圃(pu)的过往,本次展览要寄予的也恰是在(zai)下一个百年里关乎美之创造与传承的再(zai)度眺望与期许。
戴(dai)泽《小熊同(tong)他的妈妈》,32.3cm×25.2cm,纸本水彩,1951年。
戴(dai)泽《海阔天空》,46cm×70cm,纸本国画,2009年。
高潮《金色秋天》,28.5cm×41.5cm,布面油(you)画,1987年。
谷嶙(lin)《戴(dai)泽先生》,88cm×144cm,布面油(you)画。
展讯——
择日相见(jian)——戴(dai)泽和他的朋友们
展期:11月19日-12月17日
地点:美仑美术馆(湖南(nan)省长沙市东二环(huan)一段湖南(nan)美术出版社院内)
采写:南(nan)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灵君